所在位置: 首頁> 公司新聞> 行業動態>
新聞詳情

分析方法驗證的經驗

日期:2025-05-06 22:52
瀏覽次數:1704
摘要:分析方法驗證的經驗 質量標準的建立是一非常重要的模塊,為保證建立的檢測方法能有效適應檢測要求,必須要用到分析方法驗證。在藥品生產工藝變更、製劑的組分變更、原分析方法進行修訂時,則質量標準分析方法也需進行驗證。檢測方法驗證理由、過程和結果均應記載在藥品標準起草說明或修訂說明中。
分析方法驗證的經驗
質量標準的建立是一非常重要的模塊,為保證建立的檢測方法能有效適應檢測要求,必須要用到分析方法驗證。在藥品生產工藝變更、製劑的組分變更、原分析方法進行修訂時,則質量標準分析方法也需進行驗證。檢測方法驗證理由、過程和結果均應記載在藥品標準起草說明或修訂說明中。
常規檢測中需驗證的分析項目主要有:鑒彆試驗,雜質定量檢查或限度檢查,有效成分含量測定,以及其他成分(如防腐劑等)的測定等。藥典規定驗證的內容有:專屬性、檢測限、定量限、準確度、精密度(包括重複性、中間精密度和重現性)、線性和範圍、耐用性。在實驗中視具體方法擬訂驗證的內容。附表中列出的分析項目和相應的驗證內容可供參考。方法驗證內容如下。
一、準確度
準確度係指用該方法測定的結果與真實值或參考值接近的程度,一般用回收率(%)表示。準確度應在規定的範圍內測試。案例:有關物質回收率
二、精密度
對於含量測定和雜質的定量測定一般應考慮方法的精密度。
三、專屬性
       專屬性係指在其他成分(如雜質、降解產物、輔料等)可能存在下,采用的方法能正確測定出被測物的特性。鑒彆反應、雜質檢查、含量測定方法均應考察其專屬性。如方法不夠專屬,應采用多個方法予以補充。
1.鑒彆反應
應能與可能共存的物質或結構相似化合物區分。不含被測成分的樣品,以及結構相似或組分中的有關化合物,應均呈負反應(不呈正反應)。
2.含量測定和雜質測定
    色譜法和其他分離方法,應附代表性圖譜,以說明方法的專屬性,並應標明諸成分在圖中的位置。色譜法中的分離度應符合要求。
    在雜質可獲得的情況下,對於含量測定,試樣中可加入雜質,考察測定結果是否受乾擾,並可與未加雜質的試樣比較測定結果。對於雜質測定也可向試樣中加入一定量的雜質,考察雜質能否得到分離。
    在雜質或降解產物不能獲得的情況下,可將含有雜質或降解產物的試樣進行測定,與另一個經驗證了的或藥典方法比較結果。用強光照射,高溫,高濕,酸、堿水解或氧化的方法進行加速破壞,以研究可能的降解產物和降解途徑。含量測定方法應比對二個方法的結果,雜質檢查應比對檢出的雜質個數,必要時可采用二管陣列檢測和質譜檢測,進行峰純度檢查。
四、檢測限
    檢測限係指樣品中被測物能被檢測出的低量。藥品的鑒彆試驗和雜質檢查方法,均應通過測試確定方法的檢測限。常用的方法如下。
1.非儀器分析目視法
用已知濃度的被測物,試驗出能被可靠地檢測出的低濃度或量。
2.信噪比法
用於能顯示基線噪聲的分析方法,即把已知低濃度試樣測出的信號與空白樣品測出的信號進行比較,算出能被可靠地檢測出的低濃度或量。一般以信噪比為3∶1或2∶1時相應濃度或注入儀器的量確定檢測限。
3.數據要求
應附測試圖譜,說明測試過程和檢測限結果。
五、定量限
    定量限係指樣品中被測物能被定量測定的低量,其測定結果應具有一定的準確度和精密度。雜質和降解產物用定量測定方法研究時,應確定方法的定量限。
常用信噪比法確定定量限。一般以信噪比為10∶1時相應濃度或注入儀器的量確定定量限。例:定量限檢測結果
六、線性與範圍
應在規定的範圍內測定線性關係。可用一貯備液經精密稀釋,或分彆精密稱樣,製備一係列供試樣品的方法進行測定,少製備5份供試樣品。以測得的響應信號作為被測物濃度的函數作圖,觀察是否呈線性,再用小二乘法進行線性回歸。必要時,響應信號可經數學轉換,再進行線性回歸計算。
七、耐用性
       耐用性係指在測定條件有小的變動時,測定結果不受影響的承受程度,為把方法用於常規檢驗提供依據。開始研究分析方法時就應考慮其耐用性。如果測試條件要求苛刻,則應在方法中寫明。典型的變動因素有:被測溶液的穩定性,樣品的提取次數、時間等。液相色譜法中典型的變動因素有:流動相的組成和pH值,不同廠牌或不同批號的同類型色譜柱,柱溫,流速等。氣相色譜法變動因素有:不同廠牌或批號的色譜柱、固定相,不同類型的擔體,柱溫,進樣口和檢測器溫度等。
案例:有關物質檢查HPLC方法的耐用性

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09122號